四大皆空(四大皆空哪四空)

渐入佳境网 3618 2024-06-28 13:44:59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四大皆空,以及四大皆空哪四空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四大皆空是哪四大

四大皆空是一个汉语成语,四大皆空是佛教用语,出自《四十二章经》二十:“佛言当念身中四大,各自有名,都无我者。”佛教以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为构成物质的元素。四大皆空谓构成一切万物 的元素都非实有,无自性。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四大皆空是哪四大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四大的意义及功用

四大是指地、水、火、风等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:

地大:以坚硬为性,能支持万物,不使坠落。

水大:以潮湿为性,能收摄万物,不使散溢。

火大:以温暖为性,能成熟万物,不使坏烂。

风大:以流动为性,能生长万物,调节畅通。

宇宙间的森罗万象,没有一样不是仰赖地、水、火、风等四大元素结合而成的。譬如一朵花的绽放,要有肥沃的土壤,土壤属于“地大”,水分、日光、空气,这些就是“水大”、“火大”、“风大”,如果缺少一大,花儿就不能盛开怒放了。

又例如由泥土烧成的杯子,泥土是属于地大,泥土掺和水,加以火烧,故有水、火二大;再经由风吹成固体而为杯子,故有风大。

有情众生的色身,也是假四大和合而成,以贵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例,人体的毛发爪齿、皮肉筋骨是坚硬性的“地大”;唾涕脓血、痰泪大小便是潮湿性的“水大”;体温热度是温暖性的“火大”;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“风大”。人之所以能生存,就是因为四大和合,如果身体有一大不调,就会呈现病相。例如:

1.身体苦重,坚结疼痛,枯痹痿瘠,这是地大不调的病相。

2.全身膨胀,肤肉浮满,这是水大不调的病相。

3.全身烘热,骨节酸楚,呼吸乏力,这是火大不调的病相。

4.心神恍忽,懊闷忘失,这是风大不调的病相。

如果身体的四大分散,有情的生命就会随着死亡。根据经上记载,一般人在临命终时,有下列三种征候:

1.地大增上:因肉体或骨胳的毛病而死亡者,在临终时,觉得全身像大地缓缓的陆沉于海中一样,产生一种很大的压迫感,如同“地大落入水大之中”。

2.水大增上:因血液循环系统不顺畅而死亡者,在临终时,先是觉得全身有如浸在水中一样冰冷潮湿,然后感到像火烧一般的高热,如同“水大落入火大之中”。

3.火大增上:因呼吸系统障碍而死亡者,在临终时,觉得身体像是在暮色野火中燎烧,一阵烈风吹刮,碎为微尘,片片烟飞灰灭,如同“火大落入风大之中”。

四大何以称“大”

宇宙世间一切物体,都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风等四种元素构造而成,积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质,因此四大又称能造之色、能造之大种。以具有下列三义,所以称之为“大”:

1.体大:四大种的体性广大,遍于一切色法,故有“体大”之义。

2.相大:四大种的'形相广大,例如高山、深海、大火、飓风等,都是四大之相,故有“相大”之义。

3.用大:四大种的事用广大,有了四大,才能使人体的器官发挥功用,有了四大才能长养万物,故有“用大”之义。

依《俱舍论》的说法,四大具有假、实的分别,即前文所说的坚、湿、暖、动四大,是实四大、性四大;而世间所谓的地、水、火、风,则是假四大、事四大。实四大属于身根之所触,为触处所摄;假四大则属于眼之所见,为显色、形色所摄。

何以“四大皆空”

四大虽然通于一切色法,但在不同的色法中,因为其中之一较为增长,所以世间上就有了林林总总的森罗万象。例如:山岳等坚物之中,地大较为增长;河海等湿物之中,水大较为增长。另外未显的三大,仍潜伏在其中,静待其它条件因缘和合而显现其相用。例如:流动的水在温度寒冷到摄氏零度以下时,就会凝结成固体的冰,成为地大;当温度加热到摄氏一百度以上时,又会蒸发成气体,成为风大。

就人体而言,四大不调,百病丛生,四大离散,则身躯坏灭,这时,我们的身体又在那里呢?所以,无论是世界万物,或是我人的身体,都只是四大和合而成的假相罢了,并没有一定的实体。不仅如此,四大的本身主要是指坚、暖、湿、动四种特性,遇缘就会生起变化,因此,这些特性的当体也是了不可得。“四大皆空”,就是指宇宙万有均无实体的真理。

佛教的四大与四大皆空

四大

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“地、水、火、风”的四大物质因素。

四大的观念也不是佛教发明的,这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果,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几乎有着同样的趋势,比如:中国书经所记的“水、火、金、木、土”五行,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是基于“地、水、风、火、空”的五种自然因素,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也曾提出“气、水、土、火”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。总之,不论五行也好,五大也好,四大也好,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,如果仅限于此而胶着于此,那么发展的结果便是唯物论者,所以这些思想也是唯物论的先驱。

佛教所讲的四大,也有小乘与大乘的不同。从大体上说,小乘佛教所说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质现象的基本因缘,称为四大种,意思是说,地、水、火、风是形成一切物质现象的种子,一切的物象都是由于四大的调和分配完成,四大和谐便会欣欣向荣,四大矛盾便会归于毁灭,物理现象是如此,生理现象也是如此,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称为“四大违和”。小乘佛教观察四大种的目的,是在使人看空我们这个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,不以色身为实在的我,不因执取色身为我而造种种生死之业,一旦把我看空,便会进入小乘的涅槃境界,不再轮回生死。

大乘佛教所说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,而是指的物态的现象,是假非实,是幻非实,对于物象的形成而言仅是增上缘而非根本法,虽也承认四大为物象的种子,但不以为四大是物象的真实面貌。

四大皆空

佛教讲“四大皆空”,是沿用着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,因为地、水、火、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,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,海洋河川属于水大,阳光炎热属于火大,空间气流属于风大。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,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,血液分泌属于水大,体温属于火大,呼吸属于风大;若从四大的物性上说,坚硬属于地大,湿润属于水大,温暖属于火大,流动属于风大。但是不论如何分析四大,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。所以唯物论者以四大为宇宙的根源,佛教则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。

小乘佛教因为只空我而不空法,所以虽把物象看空,仍以为四大的极微质——“法”是实有的。不过,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论而是多元论,因为佛教的空不仅空去四大,乃要空去五蕴,四大只是五蕴中的一蕴而已。什么又叫做五蕴呢?那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前一属于物质界,后四属于精神界,四大便是色蕴。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,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。同时,由于五蕴的提出,证明佛教不是只讲四大皆空,而是要进一步讲五蕴皆空。尤其重要的,佛教的重心并不以四大为主,而是以识蕴为主,至于受、想、行的三蕴也是识蕴的陪衬,乃是用来显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广而且大。所以,佛教不仅不是唯物论者,倒是唯识论者。

何为四大皆空

四大皆空,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。四大,是梵文(aturman_abnuta)的意译,也叫「四界」,具体指的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。印度古代认为这四种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,故名之为四大。

佛教所称四大,除含有上述意义外,主要指的是坚、湿、暖、动四种性能。就是说:地的属性是坚;水的属性是湿;火的属性是暖;风的属性是动。这四种属性具有形成有形有相的地、水、火、风四种元素的功能,所以可以叫性能。

又由于四种属性是从功能上来意识到它的存在、无形象去认识它,因此佛教称这四种属性为「能造四大」。而由四种属性所表现的有形有质,可以通过视觉去见到的地、水、火、风为「所造四大」。

尽管佛教认为有两种四大,然而「能造四大」仅仅是性能,是不可以肉眼见到的,而「所造四大」有形有质,是可以通过视觉来直接认识的,故一般提四大只是指「所造四大」,即地、水、火,风四种元素。

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存在的东西,外而山河国土,内而身体形骸,既不是类如造物主上帝所创造出来的,也不是无因无故而忽然产生出来的,而是四大和合所形成的。四种元素能产生世界,所以称「大」。

四大和合形成世界,可又怎么说「皆空」呢?佛教说世界是四大组成的,而在这个世界上又以我们「人」为主体,因此还是以人为对像来谈这个问题吧。

谁都知道,人的身体乃是物质,不过人是有思想的,所以人就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综合体。可除开思想单从身体的组织来说:皮肉筋骨属于地大;精血口沫属于水大;体温暖气属于火大;呼吸运动属于风大。

佛教认为,四大和合而身生,分散而身灭,成坏无常,虚幻不实。正是基于人的身体是四大的组成物,四大最终分离而消散,所以人就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。

试看,死时此身溃烂无存,骨肉归地,湿性归水,暖气归火,呼吸归风,此时身在哪里!因此佛教的经典《圆觉经》云:「我今此身,四大和合……四大各离,今者妄身当在何处?」所以说:「四大皆空。」

同时,佛教之所谓「空」并不是说待人死后四大分裂才说它是空,而是在未死时,也是四大假合,也是空的。

例如身体里的水分只要在强烈的阳光下照晒,就会挥发成汗水,汗水如再蒸发成水蒸气即再也看不见汗水的影子了。故四大不调时,火旺,人体则发烧,水旺,人体则畏寒……。可见四大亦是互相影响,互相转化的,所以时时在变。而人的细胞每一秒钟都在不停地新陈代谢,按佛教的说法,即每一个人时时都在脱胎换骨。正由于四大只是暂时的聚合,并不是真实不变的实体,所以说:「四大皆空」。

依此类推,宇宙万物没有一件不是四大暂时聚合生成的,所以也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。四大合则生,四大散则灭,哪有创造万物的「神」,哪有被创造的「万物」呢!所以说「四大皆空」。

而佛教所以说「四大皆空」目的即是旨在建立「无我」的教义。

一谈到「我」,人们往往将这个血肉之躯称之为我,而这个血肉之躯又只不过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种元素暂时的集合体。根据佛教的理解,真正的我并不存在。血肉之躯不过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种元素的结合罢了,而且四大调合,互相转化,每一秒钟都在变化,究竟是前一秒的四大是我呢?还是后一秒的四大是我呢?所以从自称为我的身体中根本找不到我的影子,故说「无我」。

四大皆空是指什么?

“四大皆空”,人们往往将“四大”误解为酒、色、财、气。其实佛教所讲的“四大”指的是“地、水、火、风”的四大物质因素。即地大(以坚硬为性,能支持万物,不使坠落)、水大(以潮湿为性,能收摄万物,不使散溢)、火大(以温暖为性,能成熟万物,不使坏烂)、风大(以流动为性,能生长万物,调节畅通)。

佛教中的“四大”因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而不同。从大体上说,小乘佛教所说的“四大”是指造成物质现象的基本因缘,称为四大种。

意思是说,地、水、火、风是形成一切物质现象的种子,一切的物象都是由于四大的调和分配完成,四大和谐便会欣欣向荣,四大矛盾便会归于毁灭,物理现象是如此,生理现象也是如此,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称为“四大违和”。

大乘佛教所说的“四大”则是指物态的现象:

并非根本元素。是假非实,是幻非实,对于物象的形成而言仅是增上缘而非根本法,虽然也承认“四大”为物象的种子,但不以为“四大”是物象的真实面貌。

而“四大皆空”也有指地、火、风、水四种毁灭世界的方式。使之空无一物,即非常直观的告诉世人现存的物质也是会被“四大”所空,也就是指宇宙万有均无实体的真理。

四大皆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四大皆空哪四空、四大皆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
上一篇:谷歌一季报关键指标全面逊于预期
下一篇:揭秘解放前中央最神秘机构 毛主席"向全国进军"命令出这里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

2024-06-28 14:22

”  而李宇认为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领域,目前市场正在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过程,大量年轻用户愿意接受新能源车,友友用车方面还列举了这个模式的优势:  第一,相比P2P模式,新的分时租赁业务在流程上更加可控,更像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;  第二,将车源掌握在自己手里,尽管模式更重,但是使用效率会更高;  第三,新能源车是未来市场,通过投入新能源车,可以建立与车厂的强联系,帮助导流,帮助提供精准营销的入口;  第四,新能源车保养维修成本低。

2024-06-28 14:08

  王凯歆所说的外汇金融是一种名为“二元期权”的外汇交易方式,目前在中国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。

2024-06-28 13:50

  【创业】:开创建立基业、事业  例句:创业艰难;先帝创业未半,而中道崩殂

2024-06-28 13:01

  第四部:复制模式,做平台,成为棉花糖机厂家,功成身退,提携晚辈。

2024-06-28 12:39

”川上量生说这话时信心满满,但却绝非言过其实。